美國經濟穩(wěn)健復蘇,歐洲和日本前景仍不確定。2015年,美國經濟內生增長動能加強,失業(yè)率有望穩(wěn)步下降,IMF做出的GDP增速預測為3.1%,可能的加息時間是2015年年中。歐元區(qū)受東歐地緣政治危機、減債壓力、結構改革步伐緩慢等多重因素壓制,且核心國德法兩國經濟增長乏力,復蘇進程或將一波三折。日本受人口老齡化長期困擾,總需求仍難以提升。全球經濟復蘇的分化,使得各國貨幣政策發(fā)生背離,預計2015年貨幣政策仍會調整,未來世界尤其是新興市場國家的央行都將面臨資本流動管理方面的挑戰(zhàn)。
對于2015年而言,GDP增速可能將進一步放緩至7%左右。2015年在房地產行業(yè)自發(fā)調整、產能過剩繼續(xù)消化、改革提速的背景下,政府對經濟增速放緩的容忍度將進一步增大。但考慮到2015年是“十二五”規(guī)劃的收尾之年,保持經濟增長首當其沖,GDP增長7%或是政府底線。外需方面,美國經濟穩(wěn)健增長,外圍經濟有望溫和復蘇,預計出口增速將小幅回升至8%,而進口增速或將進一步下探;內需方面,房地產下滑仍將是拖累明年經濟的主要因素,預計房地產投資增速將降至7%左右;在房地產下滑的背景下,政府穩(wěn)增長政策或將加碼;制造業(yè)投資增速或仍較為低迷。物價方面,居民消費物價溫和,預計CPI增速為2.1%,工業(yè)通縮壓力不減,在內需疲弱和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回落的背景下,PPI轉正仍遙遙無期。
積極的財政政策仍將延續(xù),但更多可以依賴的還是在貨幣政策上。預計財政仍將加大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投入,保持基建對沖房地產投資增速下行的作用;央行將繼續(xù)保持穩(wěn)健的政策基調,靈活運用多種政策工具,加大定向調控,將基礎貨幣注入與銀行信貸投放更好掛鉤,增加對實體經濟部門的支持力度,運用價格型工具,引導利率水平適度下行。
|